小号手 1/72 Su-27早期型──巴伦支海手术刀(文长图多注意)1587点击 7点赞发布日期:2020-09-05 17:55:47标签 : Su-27北约代号侧卫(Flanker),苏联为了制压美国F-15于1969年开始研发,期间经历了各1位总设计师、首席设计师死亡,1次设计推倒重来(当时T-10原型机生产线已投入大量资金准备量产,没处理好可能不是到西伯利亚挖土豆就能解决的,可见西蒙诺夫的懒O至少是常人的2倍大,R.I.P),测试机4架坠毁,损失2名试飞员,最终造就了苏联冷战最具代表性最帅最强战机,气动设计优良升级潜力巨大所以到现在还在啃老本1987年9月13号,挪威空军603号P-3B于巴伦支海公海空域监视苏联海军演习,瓦西里・辛巴尔高级上尉2次驱离未果,最终以垂尾割裂P-3B的1具发动机,史称"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怒视挪威机组的黑白照片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作为Su-27在西方世界的出道秀绝对称得上是轰轰烈烈挪威军方约在2017年左右发布了该事件的彩色照片,中文圈网站要到今年才比较容易查的到(悲),当年对本事件的媒体宣传大多偏向"苏联飞行员应对果断技术高超",毕竟射飞弹会严重影响国际情势,而这割发动机的动作弄不好是要被螺旋桨绞成肉酱的然而辛巴尔在事件前的多项危险飞行不良纪录也不能忽视,要说成"想近距离从下飞越吓跑挪威人却不小心割到了呵呵" 的角度来解释也不无可能,最终90年代末辛巴尔死于飞行事故翼下R-27的弹翼颜色右黑左白,比对黑白照片应该能排除是反光造成,他们当年都这么"随机"了所以说苏联军备考证不要太计较(X事件后官方怕被兴师问罪便把36号改成了38(嗯?我们没有红36啊?),国际事务就跟国中生偷改考卷分数的行为一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张照片推测是苏联解体后又把它改回36号了(Su-27: 我这一生太累了),丢在露天展示区上,任其腐朽......https://andrej-kraft.livejournal.com/93023.html上图是中文区网站最常见的示意图,左垂尾受损,然后有趣的来了,下图挪威文的图是右边受损......对比数据照细节,我认为八九不离十右边受损才是正确的,光是左垂尾没有红星这件事来说中文圈流传已久的说法就完全站不住脚......舱盖大大的分磨线加小段差,只能磨了......啊,我没有打磨膏用黑O牙膏可以吗(X进气道下叶片裁铝皮做开启状态,歪七扭八的,打死不买补品就是这样="=轮舱细节较少,另外追加襟副翼和前缘缝翼切开以调整角度,前缘缝翼切下处先用胶板做出其间的结构机体线条流线优雅,我要是当时的西方人绝对会很困惑一直开着米格铅笔机的苏联人怎么会凭空生出这种东西来......漂亮的微下垂机鼻其实是为过大的雷达所作的妥协,应该说早期重要机载设备几乎都比起预计目标过大超重......为了达成目标性能,只能从飞机结构上进行减重,直接造成了侧卫系机体强度不足的困扰,随着技术进步在后续改型中逐步改善,到现今的Su-35上应该是已经完全解决中央升力体布局使得机身中间薄得可怕,不难想像还要塞内置弹舱的Su-57技术挑战有多大......前风档上中置的IRST是较早期侧卫的特色,较先进的型号都改为偏右了只有早期型才有的垂尾防颤杆,后来发现必要性不高就被取消了还有5个挂载点没有用到,挂满的话应该很壮观吧,但这里就先尊重史实发动机的颜色变化是侧卫系的重点,实机那种消光的金属感对我而言真的是很难表现,金属色、珍珠色压克力颜料、消光凡尼斯、断水原子笔全用上了......轮舱后来追加的作动杆完全拍不到真的是有够悲伤="=拍着拍着都没注意到背景纸爆棚了减速板可以不黏死无痛替换的,但要花点心思调整就是了心得: 近代小号手惯例的丰富刻线铆钉(准确性在这套件上问题应该不大),组合度不错,水贴操作容易但反光较强,剩余不少R-27和R-73飞弹,总体是不用花上太多心思的套件老人的模型受虐日记